9月23日18时30分,宁夏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与社会工作专业联合召开团队教师综合实践指导会议暨第一次教研会议。此次会议由专业责任教师汪金辉主持,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文专业以及社会工作专、本科专业全体指导教师均参与其中。会议围绕2025年秋季学期综合实践教学工作重点,针对选题、指导、学分兑换、论文答辩四个关键环节展开了系统培训,并推出两项创新举措,秉持“贴合实际、注重实效”的思路,为综合实践教学改革注入新动力。
首先,聚焦核心环节,夯实教学指导基础。会议紧密围绕综合实践教学全流程,对教师最为关注的四大环节展开了细致阐释。在选题过程培训方面,结合汉语言文学、社会工作等专业特性,明确选题应贴合岗位需求与学生实际情况,避免选题空泛;在指导过程环节,着重强调教师需建立“一对一”跟踪机制,及时解决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针对中文专业的文学创作实践、社会工作专业的社区服务实践等不同方向,给出具有差异化的指导建议;在学分兑换过程部分,梳理了以往学分兑换中常见的问题,明确了材料审核的标准与流程;在论文答辩过程中,围绕答辩流程、评分细则以及应对学生常见问题等内容进行讲解,助力教师更好地把控答辩质量,确保综合实践教学环节能够扎实推进。
其次,通过两大创新举措实现破局,打造实践教学全新范式。一方面,在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平台将实践过程“课程化”管理。以往各专业的社会实践、专业见习、综合能力实训等环节,大多以QQ、微信线上指导、提交报告的形式开展,教师难以实时跟踪进度,学生也容易出现“补材料”的情况。此次改革把所有专业的实践环节转变为“线上课程”,学生需在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平台上按阶段提交实践报告、实践考核表等内容,教师可在线实时审核、批注指导,既确保了实践过程的真实性,又使实践指导更具针对性,真正将“实践育人”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另一方面,将学分兑换“统一化”并接入宁夏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平台。此前汉语言文学、中文、社会工作等专本科专业的学分兑换,存在线上、线下交错兑换的现象,给学生和教师均带来不便。此次改革明确规定,四个专业的综合实践学分兑换均通过宁夏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平台推进,针对各专业的兑换标准,统一兑换方式、简化兑换流程,学生直接在学分银行平台申请学分认定与兑换,不仅提升了学分兑换效率,也为后续跨专业、跨院校的学分互认奠定了基础,进一步打通了终身学习的“学分通道”。这两大举措切实解决了以往实践环节存在的“管理难度大、跟踪分散、兑换繁琐”等问题。
最后,明确目标方向,确保改革能够落地并取得实际成效。会议末尾,汪老师着重强调,两项创新举措的核心在于“以学生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全体指导教师尽快熟悉线上平台的操作流程,在秋季学期的实践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参与线上实践环节,并及时解决学生所遇到的问题。与此同时,要构建定期反馈机制,收集教师与学生针对创新举措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持续优化平台功能以及教学流程,切实保证综合实践教学改革能够贴合实际、富有成效,从而为宁夏开放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注入新的动力。
文图/汪金辉
2025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