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教育厅关于中高本贯通标准建设的重点工作部署,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的融通发展,6月24日上午,宁夏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杨晓燕主任带队一行8人赴宁夏职业技术大学工业工程学院开展调研,深入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关于中高本贯通标准建设项目研发团队组建及推进情况。宁夏职业技术大学工业工程学院院长、副院长、教研室主任、标准建设项目团队全体成员,以及计划对接的宁夏大学、银川科技学院、宁夏农业学校等7所学校教务处人员、相关专业负责人线上线下共计28人参会,会议由宁夏职业技术大学工业工程学院副院长张彩芬主持。

宁夏职业技术大学工业工程学院院长李献智、副院长张彩芬分别介绍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中高本贯通标准建设项目研发团队组建情况及推进思路。张彩芬副院长指出,中高本贯通标准建设是构建宁夏终身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旨在打破学段壁垒,实现人才培养的纵向贯通与横向融通,本次会议旨在整合各方资源,梳理建设思路,为中高本贯通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奠定基础。

宁夏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主任杨晓燕系统阐述了项目建设目标及实施要求。她强调,该项目是自治区教育厅牵头的重点工作,中高本贯通模式需以学分银行机制为核心,构建“基础技能 - 复合能力 - 创新管理”的阶梯式培养体系,需紧密对接教育部职业教育教科研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将微课程、微证书等创新元素融入标准建设,助力终身学习体系构建。杨晓燕主任提出要落实三项关键任务:一是推进专业教学标准一体化设计,打破传统学段界限;二是构建跨校共享的实训基地网络,强化实践教学衔接;三是依托学分银行建立全区统一的学分认定标准,确保学习成果互认互通。

随后,与会合作院校代表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分享了“三教”协同创新项目进展情况、中高本贯通团队组建进展与建设思路。宁夏农业学校计划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核心,联合其他院校构建 “课程共建 - 证书互认” 机制;银川科技学院聚焦电气自动化专业,探索 “高职 - 本科” 贯通的课程衔接策略,提高学生升本积极性。宁夏大学表示将以学分银行为平台,以成果展换为路径,进一步实现校际贯通培养、资源共建共享。

交流环节,宁夏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综合科科长郭恺怡详细交流了标准建设背景及思路。她回顾了宁夏学分银行自 2017 年以来的建设历程,重点介绍了会计、机电等专业的书证融通标准研发经验,并提出“纵向梯度设计+横向融通机制”的模块化课程结构建设思路。郭恺怡科长强调,此次中高本贯通标准建设需融入 “书证融通”“学分互认” 等创新元素,参考会计行业认证单元的分级指标体系,构建科学的能力评价框架。宁夏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宋家兴老师介绍了开放教育相关专业建设情况及合作方向。她指出,宁夏开放大学作为国家开放大学分部,已构建 “完全学分制 + 线上线下融合” 的教学模式,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年招生规模超千人。未来可通过学分银行机制,与职业院校共享课程资源、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中职-高职-开放教育本科”的贯通路径,尤其针对在职人员学历提升需求,开发微专业、微证书课程,实现 “学习成果认证 - 学历教育衔接”的一站式服务。

与会人员围绕课程衔接标准、实训资源共享、学分转换规则等核心问题展开热烈讨论。针对中职与高职课程重复率高的问题,提出 “能力分级认证” 方案,通过模块化课程设计避免重复教学;针对实训基地不足的困境,建议建立 “区域共享实训中心”,整合院校与企业资源;针对学分互认难点,明确了“70%课程相似度+30%上限控制”的转换原则。
本次会议的召开,进一步明确了中高本贯通标准建设的方向与路径,凝聚了政校行企协同育人的共识。未来,宁夏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完善贯通培养标准体系,推动 “职继普” 融通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筑牢人才根基,助力宁夏终身教育事业迈向新台阶。(文/图 兰杰/宋家兴)